山后聚落是金門第一個開放為觀光景點的聚落,古厝依山面海井然有序整齊排列著,走在巷弄之中,即便一個不經意抬頭,眼前盡是精緻的古厝建築,看似一樣卻又各有不同的的屋脊、燕尾、山牆,代表著主人家的社會地位,而這佔地廣闊的建築群完工於清光緒26年(1900年),100多年的歲月,寫下許多的故事,山后聚落被完整的保存下來,老建築、老故事,而我們是初來乍到的新遊客,未曾參與它們的昨日,看著今日充滿復古情懷的老建築,依舊有深深的感動!

86.JPG

 

 

從牌樓進入後要先走一小段路

366.JPG

 

 

87.JPG

 

 

聚落成為觀光景點後,也開了一些小吃店、民宿,像我們這樣跟團的遊客,通常沒有時間去品嚐小吃,而是為了參觀建築來到這裡,可是因為有團員說很想念這裡的蚵仔麵線,於是導遊帶大家先來吃一下,我們第一次來金門,也不知道金門的蚵仔麵線跟我們平常吃的有甚麼不同,總之,跟團旅遊就是跟著導遊走囉!

367.JPG

 

 

368.JPG

 

 

369.JPG

 

 

370.JPG

 

 

371.JPG

 

 

372.JPG

 

 

373.JPG

 

 

此時應該算是下午茶時間吧,沒有咖啡跟蛋糕,吃個高粱酒香腸也不錯,這香腸配飯會很好吃,不過我們社區鄰居家裡賣的高粱酒香腸我覺得更勝一籌

374.JPG

 

 

平時我不太愛吃蚵仔煎,但這裡的蚵仔煎讓我覺得好吃,外皮煎的有點"恰恰",蚵仔是金門特有的石蚵,口感QQ的,不像我們平常吃的蚵仔一咬下去軟軟的還會"注勾",石蚵也沒腥味,這種蚵仔煎我就喜歡了

375.JPG

 

 

麵線的蚵仔也是石蚵,多到快把整碗麵線蓋住,湯頭是清湯沒勾芡的,味道超讚,有加油蔥、青蔥、胡椒粉,難怪有團友說以前來金門吃過後念念不忘

376.JPG

 

 

山后聚落的房屋創建於清光緒二年(1876年),耗時25年完工,當時是由旅居日本的商人王國珍父子號召族人集資所建,共有住宅16棟、1棟學堂、1棟王氏宗祠,稱為十八棟,分為頂堡、中堡、下堡三個部份

377.JPG

 

 

這些建築採傳統閩南二落式建築,施工細膩,用料也講究,整齊劃一對稱排列著

378.JPG

 

 

穿梭在古厝的巷子裡,每一處都是充滿藝術之美

88.JPG

 

 

379.JPG

 

 

89.JPG

 

 

海珠堂原是山后王氏族人的學堂,建築的富麗程度是全聚落十八棟之最,現在所看到的是經過整修之後的,裡面是展示山后中堡(山后聚落)創建過程、王氏家族的發展歷史,前方半月水池宛如一把箭在弦上的弓,有蓄勢待發的意境,能幫助學子往前衝刺,它除了是個風水池也有消防用途,目前裡面還有水,而且還養烏龜呢!

380.JPG

 

 

海珠堂開放時間到下午5點,我們來的時候已經打烊,莫非時間就在我們開心吃著麵線、蚵仔煎時給它溜走了,那...只能在外頭拍拍照了

386.JPG

 

 

381.JPG

 

 

382.JPG

 

 

383.JPG

 

 

喜慶館原是王敬祥先生故居,現在作為展示金門喜慶傳統習俗的展示館,開放時間一樣是下午5點,我們又是只能在外頭看看了

384.JPG

 

 

王氏宗祠是十八棟當中屋簷裝飾最氣派的一間,數盞木刻蓮燈、雕樑畫棟,門神畫工細緻,外牆上每幅彩繪浮雕都象徵著各種吉祥意涵,這就是中國式建築的特色,凡事都要講求大吉大利,看著大門緊閉,唉....我們依舊只能在外面拍拍照!

385.JPG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obert and Tra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